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乌镇景点 > 正文

茅盾故居读茅盾

类别:乌镇景点 日期:2020-10-30 17:39:42 人气: 来源:

  十三四岁,是一个孩子初中毕业的年龄,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茅盾先生也是这样。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网和位于浙江乌镇的茅盾故居纪念馆通过各种直播,联合向全国青少年读者展示了茅盾先生的故居和家庭状况,并接受群访。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镇观前街17号,1981年3月27日在逝世,享年85岁。茅盾先生创作了《子夜》《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大量杰出作品,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宝库,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水平,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王飞鹏(乌镇茅盾纪念馆馆长):我现在所在的便是浙江省乌镇茅盾故居。1910年春,茅盾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故居后面的三间平房是茅盾在1934年用他的稿费亲手设计翻建的。

  乌镇茅盾纪念馆主要由立志书院和茅盾故居组成。立志书院,与茅盾故居一墙之隔,现在辟为茅盾纪念馆,用于茅盾生平的展陈。立志书院原有五进深,胎梦大全从观前街一直延续到观后街,1991年按原貌修复前三进并对外。1904年至1906年冬,茅盾在此完成三年的初等小学生涯。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重视新学,常常用“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勉励幼小的茅盾。在茅盾10岁,沈6岁时,茅盾的父亲罹患骨结核去世。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达理、有远见有才干且性格坚强的女性。茅盾的父亲去世后,陈爱珠恪守丈夫遗言,力排众议,毅然将两个儿子送到外地求学,含辛茹苦抚养儿子成才。1970年,在陈爱珠去世三十年后,茅盾写下了一首怀念母亲的旧体诗《七律》,其中“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便是有力明证。茅盾能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沈能道,和母亲陈爱珠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茅盾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王飞鹏:1916年8月,茅盾因为家庭生活窘迫,未能继续学习深造。经表叔卢鉴泉推荐,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文学生涯。至1926年4月,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达十年之久。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茅盾经李达、李汉俊介绍加入了中国的早期组织——上海主义小组。中国正式成立后,茅盾成为中国最早的之一。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茅盾受到《新青年》的影响,开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文艺,并努力翻译介绍,积极新思想新文化。

  1920年初,“五四”文学深入开展,茅盾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

  1920年12月底,茅盾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作人等十二人于1921年1月4日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茅盾担任《小说月报》的主编后,大部分来源于文学研究会会员,因此遂称《小说月报》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刊物之说。

  1921年10月,中央局陈独秀旋又后,的秘密办公地点迁往别处,陈独秀仍住在渔阳里二号,来往的客人仍然很多,以此来法捕房的包探。各省党组织次第建立,与各省党组织之间的信件和人员来往日渐频繁。考虑到茅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是一个很好的掩护,就委派茅盾为中央直属联络员。外地寄给中央的信件就先寄给茅盾,外封面写“沈德鸿”茅盾的名字,另有内封则写“钟英”或者“钟英小姐”,“钟英”即为“中央”的谐音。茅盾每日把这些信件汇总到中央。茅盾在很早即开始从事的重要工作。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茅盾就和同志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26年1月,茅盾和恽代英等赴广州参加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茅盾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秘书,留在广州协助代理宣传部长编辑《周报》。中山舰事件后,茅盾回到上海担任上海交通局主任。1927年1月,受委派,茅盾和夫人孔德沚来到武汉,担任中央军事学校武汉分校的教官。1927年4月,茅盾担任《汉口日报》的总主笔。《汉口日报》名义上是湖北党部的机关报,但实际上是中国在运作,社长是董必武、总经理是毛,总主笔是茅盾,编辑部里的编辑除了石信嘉是外,其他都是员。另外,的编辑方针、宣传内容也是由中央宣传部确定的,有问题茅盾也是直接向中央宣传部请示。因此可以说《汉口日报》是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后,大失败,茅盾遭到的,返回上海后蛰伏在寓所景云里二号开始文学创作。

  问:茅盾先生的胞弟沈,也是早期的杰出之一。这个大家庭的相关情况,也请您介绍。

  王飞鹏:茅盾在家里的地位非常高,是长房长曾孙。茅盾的胞弟沈,早期的杰出之一。1931年沈当选为中央宣传部部长,后任鄂豫皖苏区省委。1933年11月20日湖北省红安县天台山去世,终年33岁。茅盾的弟媳张琴秋,桐乡石门人,参加过万里长征,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部主任。解放后担任纺织工业部的副部长,在十年中去世,终年64岁。

  茅盾的夫人孔德沚,出生于1897年,比茅盾小一岁,1970年去世。1918年春,茅盾与夫人孔德沚结婚,孔德沚原名孔世珍,家中长唤其为“三小姐”,婚后唤作“新娘子”。茅盾的母亲视其为“自己的女儿”,故此重新取名“孔德沚”,随茅盾同为“德”字辈。在茅盾特别是茅盾的母亲陈爱珠的影响下,原本只识得“孔”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孔德沚,先后赴振华女校、湖郡女校、爱国女校等地读书学习。1925年由杨之华介绍加入中国,积极从事妇女运动。1925年,孔德沚参与了五卅运动,积极从事宣传动员工作。茅盾很多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女性,这与夫人孔德沚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以及茅盾后来工作的对象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期间,孔德沚始终陪伴在茅盾身边,勤劳辛苦操持茅盾的生活起居。

  茅盾的女儿沈霞,小名亚男,1921年出生,从小爱好文学,高中时就能写出很优秀的散文,得到老师的赞赏。她的英语程度不低,在延安又是抗大俄语班的高材生。1945年沈霞与在鲁迅艺术学院读书的南通小伙萧逸结婚。抗战胜利后,沈霞为了报名去东北解放区,决定流掉刚怀上的孩子,不幸发生医疗事故而去世,去世时年仅24岁。女儿沈霞的去世成了茅盾永远的痛。后来茅盾在为萧红遗作《呼兰河传》作序时,由萧红的“寂寞的死”写到女儿的“过早的死”,抒发排遣不掉的悲愤,就誉之为“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茅盾后来还写了一篇三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生活之一页》来纪念女儿沈霞。女婿萧逸在含泪送别爱妻之后,带着爱妻生前强烈的愿望,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枪弹横飞的战场,成为了的战地记者,写出了很多弥漫着浓厚硝烟味和响着枪弹尖利啸音的战地报道。在太原战役的一个战场上,萧逸被一支冷枪射来的一颗子弹击倒了,他也未能迈入新中国的门槛。晚年的茅盾经常陷入对早逝的爱女爱婿的思念之中。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合作伙伴:幸运28预测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乌镇旅游网-乌镇,乌镇旅游,乌镇观光,乌镇旅游攻略,乌镇一日游,乌镇住宿 All Rights Reserved